Vol.32 - 盛夏已至
你好。转眼盛夏已至,七八月份的时候,白昼耀眼,长得好像永不结束。蝉鸣鼓噪,尽情喧嚣,挥霍汗水与时间吧。
个人知识管理复杂拖延症
【中英字幕】停止拖延,别再用做笔记当借口--Notion,Obsidian等“第二大脑”笔记软件如何降低产出效率-哔哩哔哩
PKM(Personal Konwledge Management,个人知识管理)的风潮已经吹了好多年了,Notion、Obsidian、Logseq、Heptabase、Tana 等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在「构造你的第二大脑」、「增援未来的自己」等等美好愿景的诱惑下,很多人(包括我)陷入工具的陷阱中,却往往忘记了最初的目的。
在这个视频中,作者提出,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,这只是一种复杂的拖延:
- 使用更高级的工具(如双向链接等)本身带给用户一种我很聪明的错觉。但可惜的是,它并不会真的让你变聪明,相反,很多伟大的想法来自于最朴素的纸和笔,以及白板。
- 不停追逐和寻找最完美的工具、系统和方法论,陷入一个无尽游戏而不自知。软件的「导入」功能是魔鬼,它鼓励你去做迁移,鼓励尝鲜。而最终结果只能是你带着行囊(一个数据压缩包)四处流浪。
- 收藏家谬误:无止尽的收藏并不会使你变得更聪明,你需要的是将其转换为输出。网页一键剪藏工具是否真的可以提升效率?我现在宁愿动手敲一敲,同时写下自己的认知和想法。这个不流畅的过程能帮助自己加深印象,内化成真正持久化的东西。
说到底,需要记住个人知识管理只是一种手段,一种实现最终目标的辅助工具,而非目标。真正的目标应当是去输出,去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去。
但我也知道,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一番探索和折腾,即使看完这个视频,也大概率会毅然踏入上面所说的各种陷阱中。这也是 OK 的,不用焦虑,自己实践出来的认识才最深刻。
换个角度看世界
提到短视频(抖音、快手等),现在普遍的认知是:信息茧房。然而作者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:信息茧房的存在,恰好增进了平台信息的多样性。只要我们能有意识地打破自己的茧房,穿行于不同的茧房之间,就可以使其为我所用。换个角度使用抖音,反而可以获得对这个世界更多元更真实的认知。
在即刻上,看到独立开发者 @艾逗笔 分享的制作 AI 搜索引擎「ThinkAny」的总结,包括背景、目标、对产品/技术细节的思考,如何在 ProductHunt/Twitter 等平台做冷启动等等。文章很长,干货很多,能看出作者满满的诚意。
看点梗图
https://www.swiftwithvincent.com/memes
一个 iOS 开发者分享其收集的关于 iOS 开发的表情包(meme)的网站。很多表情包和梗都很好玩,相信 iOS 开发者看到对 Xcode bug、Swift build 速度、AppStore Connect、Storyboard 等等的吐槽,都会会心一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