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书影音:《台北人》《翦商》《拾荒者统治》
你好,分享给你近期我读过、看过、听过,并且觉得值得推荐的作品给你。如果能让你觉得有意思,那就非常荣幸。
书籍
《台北人》
从小就读过余光中先生的《乡愁》,「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,我在这头,大陆在那头」。然而诗歌毕竟还是一种凝练的体裁,再加上当时的自己根本未曾离家,很难设身处地感受到这种刻骨的乡愁。
白先勇的这本《台北人》,则通过一篇篇故事,描绘了在台北生活的一群人的群像。他/她们曾经是川蜀人、苏杭人、桂林人、东北人,但现在他们都有一个标签,是客居台北的他乡人。
他们在台北的雨夜里,会怀念起大上海百乐门的万种风情,也会想起桂林水东门外花桥头,爷爷开的那家米粉店。在《台北人》里,乡愁落到了更具体的事情上,渗透进了每天的生活中,是举手投足间不自觉提起的从前。
好像尹雪艳周身都透着上海大千世界荣华的麝香一般,熏得这起往事沧桑的中年妇人都进入半醉的状态,而不由自主都津津乐道起上海五香斋的蟹黄面来。——《永远的尹雪艳》
虽然说萧红美比起她玉观音金兆丽在上海百乐门时代的那种风头,还差了一大截,可是台北这一些舞厅里论起来,她小如意也是个拔尖货了。——《金大班的最后一夜》
《翦商》
夏商周三朝,是距离现在太过遥远的上古时代,甚至已经久远到模糊了历史的界限,与神话互相浸润。如何穿过数千年的迷雾,探索上古的世界,这本书给了我们视角——所有最真实的历史,都已经写在了地下。
从地下的埋着的粟米和稻米中,能一窥大禹治水传说的内核——龙山末期古人改造湿地、开发平原的活动。
从出土的陶片样式的变化,能猜想到二里头的夏王朝,被异族人占领和驱赶,以至于产生了最早的朝代更替的过程。
从甲骨文的卜辞中,能看到「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」的传说背后,最早的商人在平原上迁徙和游牧的身影。
从墓葬中的骸骨,能感受到商王朝人祭的兴盛与残酷。那些当时被活埋的奴隶,也无法预料千年以后,会以自己的身体作证,来控诉这个残暴的王朝。
而一座小小的宅院遗址,揭露了周文王密谋翦商的全过程。周武王的挣扎、周公旦的自我献祭,在龟裂的卜辞中也历历在目。
作者李硕擅长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历史,在这本书里,也是结合真实的考古资料,呈现对上古社会的推演和判断,因此读起来尤其引人入胜。
相关阅读:李硕的其他著作《孔子大历史》《南北战争三百年》
影视
《拾荒者统治》
一部小巧精致的动画,全部不过 12 集,每集不过 25 分钟。虽然是讲了一个并非很长的外星探索、生存的故事,但背后却探讨着人与宇宙、与人工智能、与其他(可能的)物种之间的关系的种种可能性。
异星的风景是什么样,异星的物种是什么形态,太多影视作品尝试去给出自己的描绘。但太多的作品的描绘是基于人类自身的经验,你往往能从这些「外星生物」身上找到熟悉的原型——或者是翅膀,或者是四肢,想象力似乎并没有超出你我所见。《拾荒者统治》在这方面算是有不少亮点。